本报记者 程久龙 深圳 东莞报道 珠三角,这个耳熟能详的名字,在中国电子制造版图中的重要地位,怎么说都不过分——早在2005年,以珠三角为主体的广东省电子信息产业总产值就率先在全国超过万亿元大关。 从三来一补,到前店后厂,再到产业升级,以深圳、广州、东莞等地为代表的珠三角电子制造业实现了真正的跨越式发展。30年弹指一挥间,珠三角已经成为毋庸置疑的世界级电子制造基地。细心追寻其中的轨迹,一条沿着电子产业升级脉络清晰可辨。 还是用数字说话吧:在全国信息制造业排名中,广东1980年为第10位,1984年升为第3位,1990年跃升到第一位,1991年至2007年连续17年保持全国第一位。 再看一组数字:改革开放之初,广东电子信息产业工业总产值1980年仅4.15亿元,到1990年达到107.44亿元,从100亿元到1000亿元用了9年;从1000亿元到5000亿元用了3年多;从5000亿元到10000亿元仅仅用了2年多! 历史的车轮即将走过2008年,包括珠三角电子制造在内的“中国制造”也来到了一个新的节点。全球金融危机导致的外需趋缓,汇率、劳动力等因素导致的成本上升,无不考验着珠三角的未来。 30年轮回,珠三角电子制造这个中国改革开放的“坐标”产业,开始面临一道新的选择题。 电子制造能量空前激发 截至目前,通过坚持外向带动战略与信息化带动战略相结合,积极承接全球电子信息产业转移,珠三角充分发挥了产业集群配套优势,形成了通信设备制造、家用视听设备制造、计算机制造和电子元器件制造四大优势行业。 深圳至东莞产业走廊几乎汇集了全球九成以上的计算机产业巨头,台式计算机的产量占全球的50%以上,计算机磁头、机箱及半成品占全球市场的40%。计算机整机生产所需的零配件95%以上可以在东莞一地配齐。 珠三角还涌现出了华为、中兴、TCL、美的等一批在国内外响当当的品牌,开始占据国外重要的3G和消费类电子市场。 在早期以三来一补为特点的珠三角电子制造业中,来自香港、台湾地区的产业转移是珠三角发展的原动力之一。 “在上世纪80年代,台商的规模比较小,工厂扩充的能量有限;同时,台湾劳工缺乏。大陆有大量的土地和廉价的劳力。”2008年10月11日,深圳台商协会会长黄明智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这样阐述当年台商向珠三角地区迁移的背景。
|